新闻媒体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媒体 > 行业动态

机房动力环境监控系统的发展历程
发布时间:2020-1-5 23:22:33      点击次数:2918

1.机房动力环境监控的背景和需求:

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机房计算机系统的数量与日俱增,其环境设备也日益增多,机房环境设备(如供配电系统、UPS电源、空调、消防系统、保安系统、漏水检测系统等)必须时时刻刻为计算机系统提供正常的运行环境。因此,机房动力环境监控尤为重要。

由于机房安全可靠稳定运行的重要性,较大型的信息中心都规划和增加了动力环境监控系统。但是一些较小的信息中心如小型基站、小型机房等,由于成本和网络的原因,这些重要的信息中心却没有适合的动力环境监控产品和方案,因此信息中心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缺少了有力的保障。

针对以上这种情况,市面上出现了一体化动力环监控系统方案,该方案通过采用智能采集监控服务器为核心,配以一些简单的外围传感器件,为小型机房、动力环境监控应用提供高可靠性、高度适用性、低成本的一体化解决方案。系统提供信息中心环境的监测、控制、告警、预警等功能,为这些小型信息中心设备的安全运行提供保护,当设备故障时及时通知工作人员,大大提高对故障的快速反应能力。

2.机房动力环境监控的发展阶段:

机房发展历程

伴随着上世纪中期计算机的产生,机房这一名词应运而生。我国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与之配套的机房也迅速发展着,大致可分为以下四个时期:

前期机房(1960~1980)

前期的机房是为某台计算机(大、中、小型机)专门建设的,并没有统一的标准,完全是在摸索中建设的。它只有降温措施,但没有精密的温度控制,。它采用的是风道送风,稳压器供电,缺乏对电力干扰(尖峰、浪涌)的防范,也没有严格的除尘措施,它的门还是普通的双开门,有很大的缝隙,并不是密闭的门,环境极为恶劣。恶劣的环境加上早期计算机的能力较差导致计算机系统稳定工作时间只有几十分钟到几个小时,往往一天就要发生几次故障,有时候坏1次但却要修1~2天,可用性极差。

中期机房(1980~1990)

由于计算机系统的产生,出现了专门为计算机系统设计的机房,有了专用的机柜(大、中、小机柜),并且开始逐步制订标准,包括机房选址、面积等。机房制冷也从集中冷却到采用恒温恒湿的专用空调机,机房设计上对防静电概念的引进和防静电地板的使用,以及设备方面,UPS的引进和应用。消防系统方面采用自动与半自动的应用,具有大机房面积、宽设备运输通道,能够为单个指标进行测试和监控。机房除尘方面采用新风系统和机房正压防灰尘,所谓机房正压就是通过一个类似打气桶的设备向机房内部持续的源源不断的输入新鲜、过滤好的空气,加大机房内部的气压,由于机房内外的压差,使机房内的空气通过密闭不严的窗户、门等的缝隙向外泄气,从而达到防尘的效果。这时候的计算机系统能稳定工作几天,并且已经开始引入模块化的概念。

后期机房(1990~2000)

IT设备逐渐小型化,服务器逐步成为主体,多台计算机服务器联网,网络设备进行了大量的使用。数据的存储介质水平逐渐提高,对数据进行了更严格的保护,通过许多经验教训得到经验制订了新的标准,并广泛使用恒温恒湿的专用空调。供电系统的完善,采用了大量UPS,对防雷标准也进行了完善,并有了综合的的监控系统,专门的机房装修设计。这时候的IT系统稳定工作时间为几十天,可用性和可靠性均有了大幅提升。但这时候的服务器还是每台配备一套显示器键盘鼠标,这就大大浪费了资源。

现代机房(21世纪至今)

IT设备进一步小型化,所有设备都进入机架,机架成为机房IT设备的主体。具有更合理的可用性设计,更高的实用性、先进性、灵活可扩展性、可管理性、可维护性,并且设备更加标准化。加强了对数据保存环境的重视,对机房建设进行更加严格的监测与监督。IT设备的工作时间基本上是连续的,保持24小时不关机,这时候的系统能够稳定工作几个月或者时间更加持久。随着IT设备的发展,NCPI理念应运而生,并成为未来机房的发展趋势。



您感兴趣的新闻
上一条:动力环境集中监控系统的主要技术组成
下一条:天融信助力苏北网安行业,打造苏北网络安全人才培养基地。
返回列表
版权所有 :江苏安博电子有限公司
设计制作:网商天下